上海卓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非本站正式会员)

上海卓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已审核经营模式:贸易/代理/分销所在地区:上海 上海市

收藏本公司 人气:135688

企业档案

  • 相关证件:营业执照已审核 
  • 会员类型:普通会员
  •  
  • 李英杰 QQ:1182708258
  • 电话:15221660063
  • 手机:15221660063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卓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技术资料 >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总代理商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总代理商

发布时间: 2018/6/28 14:07:43 | 192 次阅读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总代理商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代理商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代理商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模块代理商  北京西门子S7-200SMART模块总代理商


--------------------------------------------------------------------------------

SIMATIC S7-200 Micro PLC自成一体::

特别紧凑但是具有惊人的能力-特别是有关它的实时性能-它速度快,功能强大的通讯方案,并且具有操作简便的硬件和软件。但是还有更多特点:

SIMATIC S7-200 Micro PLC具有统一的模块化设计-目前不是很大,但是未来不可限量的定制解决方案。这一切都使得SIMATIC S7-200 Micro PLC在一个紧凑的性能范围内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一个非常有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

应用领域

简单自动

化任务用SIMATIC S7-200Micro PLC

SIMATIC S7-200的应用领域从更换继电器和接触器一直扩展到在单机、网络以及分布式配置中更复杂的自动化任务。S7-200也越来越多地提供了对以前曾由于经济原因而开发的特殊电子设备的地区的进入。

除了五种不同CPU的全面基本功能,SIMATIC S7-200的模块化系统技术还提供了一系列可升级的专用扩展模块,以满足各种需求对功能性的极高要求。

优点

SIMATIC S7-200发挥统一而经济的解决方案。整个系统的系列特点

强大的性能,

优模块化和

开放式通讯。

S7-200 性能优越,久经考验,适合于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

结构紧凑小巧-狭小空间处任何应用的理想选择

在所有CPU型号中的基本和功能,

大容量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杰出的实时响应-在任何时候均可对整个过程进行完全控制,从而提高了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易于使用STEP 7-Micro/WIN工程软件-初学者和的理想选择

集成的 R-S 485接口或者作为系统总线使用

极其快速和的操作顺序和过程控制

通过时间中断完整控制对时间要求严格的流程

--------------------------------------------------------------------------------

设计和功能

可选模块

在性能范围中模块化5个不同的CPU,具有全面的基本功能和集成的Freeport通讯接口

用于各种功能的一系列扩展模块:

-数字/模拟扩展,可升级至具体要求,作为从站的PROFIBUS通讯

-作为主站的AS-Interface通讯

-确切的温度测量

-定位

-远程诊断

-以太网/互联网通讯

-SIWAREX MS

称重模块

HMI功能

带有Micro/WIN附加指令库的STEP 7-Micro/WIN软件

引人注目的系统工程-目前的特点是用于完整自动化任务的各种不同要求的尺寸和的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

突出数据记录用记忆卡,配方管理,STEP 7-Micro/WIN的项目节约,以及各种格式的文件存储

PID自动调谐功能

用于扩展通讯选项的2个内置串口,例如:与其它制造商的设备配套使用(CPU 224 XP, CPU 226)

具有内置模拟输入/输出的CPU 224 XP

4 个不同的基本单元

分级的性能能力,适用于变化的应用 ?CPU 221: 智能紧凑型解决方案

CPU 222: 紧凑型解决方案

CPU 224: 紧凑型高性能 CPU

CPU 226: 用于完成复杂技术任务的高性能组件

>其他相关产品订货数据

S7-200进口

CPU221/晶体管 6ES7 211-0AA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1 继电器 6ES7 211-0BA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2/晶体管 6ES7 212-1AB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2/继电器 6ES7 212-1BB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4/晶体管 6ES7 214-1AD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4/晶体管 6ES7 214-2AD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4 继电器 6ES7 214-1BD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4 继电器 6ES7 214-2BD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6/晶体管 6ES7 216-2AD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6/继电器 6ES7 216-2BD23-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6XM/晶体管 6ES7 216-2AF22-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CPU226XM/继电器 6ES7 216-2BF22-0XB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I/晶体管 6ES7 221-1B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16DI/晶体管 6ES7 221-1BH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I/220VAC 6ES7 221-1E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O/晶体管 6ES7 222-1B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O/继电器 6ES7 222-1H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O/220VAC 6ES7 222-1E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4DO/24V 6ES7 222-1BD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4DO/继电器 6ES7 222-1HD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4DI/4DO 晶体管 6ES7 223-1B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4DI/4DO 继电器 6ES7 223-1H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I/8DO 晶体管 6ES7 223-1BH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DI/8DO 继电器 6ES7 223-1PH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16DI/16DO 晶体管 6ES7 223-1BL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16DI/16DO 继电器 6ES7 223-1PL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32DI/32DO  24V 6ES7 223-1BM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32DI/32DO  继电器 6ES7 223-1PM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EM231 4AI 6ES7 231-0HC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EM231 8AI 6ES7 231-0H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2AI 热电阻 6ES7 231-7PB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4AI 热电阻 6ES7 231-7PC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4AI 热电偶 6ES7 231-7PD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8AI 热电偶 6ES7 231-7PF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EM232 2AO 6ES7 232-0HB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EM232 4AO 6ES7 232-0HD22-0XA0  全新原装,现货供应

EM235 4AI/1AO 6ES7 235-0KD22-0XA0

EM241 调制解调器 6ES7 241-1AA22-0XA0

CP243-1 以太网模块 6GK7 243-1EX01-0XE0

CP243-1 IT版以太网模块 6GK7 243-1GX00-0XE0

CP243-2 AS-I 模块 6GK7 243-2AX01-0XA0

EM253 定位模块 6ES7 253-1AA22-0XA0

TD 200 6ES7 272-0AA30-0YA1

EM277 PROFIBUS 6ES7 277-0AA22-0XA0

扩展电缆 6ES7 290-6AA20-0XA0

存储器模块 6ES7 291-8GE20-0XA0

存储器模块64K 6ES7 291-8GF23-0XA0

6ES7291-8GH23-0XA0

后备电池 6ES7 291-8BA20-0XA0

PC/PPI电缆 6ES7 901-3BF21-0XA0

PC/PPI电缆 6ES7 901-3CB30-0XA0

PC/PPI电缆USB接口 6ES7 901-3DB30-0XA0

导轨

S7200系统手册  

名称 订货号

S7-200CN

CPU222/晶体管 6ES7 212-1AB23-0XB8

CPU222/继电器 6ES7 212-1BB23-0XB8

CPU224/晶体管 6ES7 214-1AD23-0XB8

CPU224/晶体管 6ES7 214-2AD23-0XB8

CPU224 继电器 6ES7 214-1BD23-0XB8

CPU224 继电器 6ES7 214-2BD23-0XB8

CPU224 Xpsi 6ES7 214-2AS23-0XB8

CPU226/晶体管 6ES7 216-2AD23-0XB8

CPU226/继电器 6ES7 216-2BD23-0XB8

EM221数字量输入模块 EM222数字量输出模块EM223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8DI/晶体管 6ES7 221-1BF22-0XA8

16DI/晶体管 6ES7 221-1BH22-0XA8

8DO/晶体管 6ES7 222-1BF22-0XA8

8DO/继电器 6ES7 222-1HF22-0XA8

4DI/4DO 晶体管 6ES7 223-1BF22-0XA8

4DI/4DO 继电器 6ES7 223-1HF22-0XA8

8DI/8DO 晶体管 6ES7 223-1BH22-0XA8

8DI/8DO 继电器 6ES7 223-1PH22-0XA8

16DI/16DO 晶体管 6ES7 223-1BL22-0XA8

16DI/16DO 继电器 6ES7 223-1PL22-0XA8

32DI/32DO 晶体管 6ES7 223-1BM22-0XA8

32DI/32DO 继电器 6ES7 223-1PM22-0XA8

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

EM231 4AI 6ES7 231-0HC22-0XA8

2AI 热电阻 6ES7 231-7PB22-0XA8

4AI 热电偶 6ES7 231-7PD22-0XA8

EM232模拟量输出模块

EM232 2AO 6ES7 232-0HB22-0XA8

EM235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EM235 4AI/1AO 6ES7 235-0KD22-0XA8

S7-1200系列

CPU1211  AC/DC/Rly 6DI/4DO 6ES7 211-1BD30-0XB0

CPU1211  DC/DC/DC 6DI/4DO 6ES7 211-1AD30-0XB0

CPU1211 DC/DC/Rly 6DI/4DO 6ES7 211-1HD30-0XB0

CPU1212 AC/DC/Rly继电器8DI/6DO 6ES7 212-1BD30-0XB0

CPU1212 DC/DC/DC 8DI/6DO 6ES7 212-1AD30-0XB0

CPU1212  DC/DC/Rly继电器8DI/6DO 6ES7 212-1HD30-0XB0

CPU1214  AC/DC/Rly继电器14DI/10DO 6ES7 214-1BE30-0XB0

CPU1214  DC/DC/DC 14DI/10DO 6ES7 214-1AE30-0XB0

CPU1214  DC/DC/Rly继电器14DI/10DO 6ES7 214-1HE30-0XB0

数字量扩展模块

SM 1222  8 x 继电器输出  6ES7 222-1HF30-0XB0

SM 1222 8 x 24V DC 输出  6ES7 222-1BF30-0XB0

SM1223 8 x 24V DC 输入/8 x 继电器输出 6ES7 223-1PH30-0XB0

SM1223 8 x 24V DC 输入/8 x 24V DC 输出 6ES7 223-1BH30-0XB0

SM 1221 8 x 24V DC 输入 6ES7 221-1BF30-0XB0

SM 1222 16 x 继电器输出 6ES7 222-1HH30-0XB0

SM 1222 16 x 24V DC 输出 6ES7 222-1BH30-0XB0

SM 1223 16 x 24V DC 输入/16 x 继电器输出 6ES7 223-1PL30-0XB0

SM 1223 16 x 24V DC 输入/16 x 24V DC 输出 6ES7 223-1BL30-0XB0

SM 1221  16 x 24V DC 输入 6ES7 221-1BH30-0XB0

模拟量扩展模块

SM 1234 4 x 模拟量输入/2 x 模拟量输出 6ES7 234-4HE30-0XB0

SM 1231 4 x 模拟量输入 6ES7 231-4HD30-0XB0

SM 1232 2 x 模拟量输出 6ES7 232-4HB30-0XB0

通讯扩展模块

CM 1241 RS 485 6ES7 241-1CH30-0XB0

CM 1241 RS 232  6ES7 241-1AH30-0XB0

信号板数字量/模拟量

SB 1223 2 x 24V DC 输入/2 x 24V DC 输出 6ES7 223-0BD30-0XB0

SB 1232 1 x 模拟量输出  6ES7 232-4HA30-0XB0

模拟器

SIM 1274 1214C 模拟器 6ES7 274-1XH30-0XA0

SIM 1274 1211C/1212C 模拟器 6ES7 274-1XF30-0XA0

6EP1 332-1SH71

西门子200系列PLC

 SIMATIC S7-200系列PLC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S7-200系列出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极高的可靠性

* 极丰富的指令集

* 易于掌握

* 便捷的操作

* 丰富的内置集成功能

* 实时特性

* 强劲的通讯能力

* 丰富的扩展模块

S7-200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

如:冲压机床,磨床,印刷机械,橡胶化工机械,中央空调,电梯控制,运动系统。



“摇号摇个3、4年就是不中签。”这是北京等大城市买车的通病。然而新能源也开始难摇号了。做投资重要的是看清趋势。电动汽车就是趋势,而且电动汽车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15年北京6万个新能源指标都没发完,2016年8月就发完了,2017年4月就发完了……您猜猜2018年几月发完?

2017年所有品牌全部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各种上市活动、战略合作、巨额融资轮番上演。在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前进的步伐开始加速。

许多国家纷纷推出了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力度不小。很多国家(例如芬兰、挪威)已经明确禁售燃油车的年份。燃油车在中国的禁售无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以怎样的趋势发展呢?以下从10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试图更全面地观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向。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过去三年连续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而2018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3.8万辆,同比增长4.3倍。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6年50万辆、2017年80万辆,而2018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车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计划”,计划2018年~2020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8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8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包括:(HEV)、(BEV)、(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总结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但一些瓶颈和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重视并完善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动力电池瓶颈亟待突破、充电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停车难等问题首当其冲,各种政策法规有待梳理统一。

但是,瑕不掩瑜,从多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依旧光明,以新能源为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加持,更是为未来汽车预设了多种可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有先发优势,互联网有技术优势,光伏技术有产业优势,如果三个优势进行整合,相信我国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一定能够实现。”